2017年3月19日星期日

MIHO美术馆和伊势神宫(2017/3/19)


MIHO美术馆和伊势神宫(2017/3/19)

今天专程要去在美滋賀县的MIHO美术馆。这个美术馆是最近正在看的台湾蒋勋老师讲到中国美术史时特别推荐的美术馆。去前实际上对这个美术馆一点不太清楚,查了地图从京都出发到美术馆只有一个小时车程,所以早上9点左右出发。


一路上开车过去,发现一直往山林里面走,最后的二十公里实际上就完全见不到人烟,在深山老林里开车。但距离美术馆五公里左右的时候,突然感觉路的两边开始有了很多桃花树或是樱花树,然后接近博物馆之后,才发现这里完全和周围环境不一样,是一个非常现代的地方。

到了停车处,然后走路从购票处到美术馆要七八分钟。我们没有坐免费提供的观光车,而是顺着上坡路慢慢走。从阶梯往前走不久很快就看到一条隧道,穿过隧道前面豁然开朗,远远可以看到隧道正对面有一个传统老房子样子的建筑。出隧道一看,那是一个有点日本味道的房子结构,这才是美术馆的入口处。美术馆的进门处融合了很多日本元素,比如说门的形状是一个圆形玻璃门,通过圆形的门,可以看到馆内的样子,还可以远远看见群山。穿过入口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建筑,里面全是用玻璃和木头,做出日本式的通过光和影所构成的空间,特别是大厅正中间,是大面积的玻璃结构,可以看见远处的山峰还有馆前一棵历史很长的松树。

这次来的时间不太好,如果下个月驾车来,应该是这样的感觉:行驶在滋贺县的深山野林中,会突见路两边桃花盛开。穿过一条长长隧道,眼前豁然开朗,将来到一个充满艺术和美的世外桃源。这就是由著名华人建筑设计师贝聿铭,根据中国的桃花源故事为一家日本宗教组织设计的私人美术馆一一MIHO美术馆。虽然建立在渺无人烟的丛林里,却收集了价值几百亿日元的全世界的一千多件艺术珍品。


在馆内看了美术馆的介绍片才知道,这座山旁边本来有一个峡谷叫做桃谷,贝聿铭得到了启示,就按照中国的桃花源故事来设计了这个美术馆。当年为了建这个美术馆,实际上才开始是把山头全部搬空,等美术馆建好之后,再把当年的树什么又全部恢复原状,所以这个美术馆有80%的部分是建在山里面。

美术馆有很多展厅,在入口处可以租到一个解说器,只要按美术作品旁边写的号码输进去,就可以听到这个美术品的具体内容。先去了南馆一楼,主要是介绍了一些埃及作品。埃及作品做得非常漂亮,有些青铜器已经是三四千年,却做工极其精美,让人大吃一惊,难以相信。我傻傻的问工作人员这些都是当时制作的吗?工作人员还跑去调查了一番,回来告诉我这些东西的确是当年制作的,让人非常感叹当年制作艺术就那么发达。

我本来最期待的是中国宋代的有些作品据说在这里可以看到,但是去了才发现,从3月18号开始北部馆展览厅换成了日本玻璃精品展,所以就看不到了。这次虽然没有看到本该是常展品的宋代作品,但这两天也是丝绸之路特别展,其中包括了中国前汉时代的辟邪铜像与马小金像,唐代时期的花鸟纹碗,还有北朝时期的石床屏风,大饱了眼福,也觉得很值得。


从美术馆出来,大概下午1点左右。已经到这里的话,实际上距离有名的伊勢神宮已经不远于是开车往伊勢神宮方向前去。

伊勢神宮是日本最著名的神社,位于日本三重县伊勢市。对日本人而言,伊勢神宮是一种很特殊的存在。伊势神宫分为外宫和内宫,外宫被称为丰受大神宫,建于公元478年,用于供奉丰受大神,掌管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内宫即皇大神宫,建于约2000年前,供奉的是象征太陽的女神天照大神,也是日本天皇的先祖们,历代天皇即位时均要去参拜。宫里建筑是日本古建筑格式之一的“神明造”的典型例子。平面矩形,屋面呈直线形。



按照习俗,在敬拜内宫之前应当先敬拜外宫。开车到达时已经下午4点半左右了,但人和车任然非常多。先到达外宫,这里可以看的景点不多,日本人主要是排队等待进去参拜。这里的参拜是由宫里的人带领着一个一个进去参拜,所以时间花的比较多。我们没有参拜,于是在周围拍拍照就离开了。

外宫和内宫距离还比较远,开车过去十分钟左右。到达内宫已经五点多钟了,仍然到处是人。找了一个停车场把车停好后,穿过一条没水的河,直接到了通向内宫的主要街道上。去内宫要经过两条比较热闹的街(おはらい町,おかげ横丁),在街上有很多传统式的日本商铺。估计有些店非常有名,可以看见排着长长的队伍,这里的建筑风格和京都等其他地方不一样,都非常简朴。


从内宫出来,高速公路非常拥挤,于是顺着普通公路走了一段时间,找家店吃吃晚饭,休息了两个小时才继续前进,等到晚上回家已经快十一点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