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6日星期五

昆明之行④真庆观和昆明市博物馆(2019/8/16)

 昆明之行④真庆观和昆明市博物馆(2019/8/16)

8月16号,从家门口坐A1公交车准备去昆明市博物馆,因为听家里老人说那里面有一些很特别的展览,谁知道中途坐过站,到了德胜桥下车。

顺着德胜桥往回走的路上,突然间看见很多记忆中不存在的建筑,在街头发现一栋充满异国风味的建筑,后来查了一下才发现这是一座新教堂,应该是伊斯兰母的教堂吧。



然而就在这个教堂的对面,远远看去,就看见一片很大的寺庙,在我记忆里面好像没有这样的地方,充满好奇进去一看,想不到这是个让人惊喜的地方,这是一个明朝开始就有的道家寺庙--真庆观



真庆观位于昆明市中心繁华路的段拓东路与白塔路交叉口东北角,占地2.13公顷(32亩),是现存昆明市区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明清两代建筑较多,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囊括了从明代、清代早、中、晚期的建筑,是云南建筑发展史的实物例证,亦是宗教文化、艺术发展的实物载体,有极高的原状保护和研究价值。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庆观始建于元代,原名“真武祠”。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重建,更名“真庆观”,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增建了真庆观前殿及东西回廊,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重修。
古建筑群主要由真庆观、盐隆祠、都雷府三组古建筑组成,



真庆观由前殿、紫微殿、老君殿等建筑物组成。三殿均坐北朝南,由南至北建在同一轴线上。中轴线两侧是前殿与紫微殿连接的东西回廊。紫微殿为面阔三间的土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顶,占地面积320平方米,整个建筑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殿中供奉紫微大帝(紫微即太阳之意)。紫微殿后面是老君殿(两侧建有相对称的东、西厢房),因历史上多次修葺,现仍保留着元代建筑风格,殿中供奉太上老君。



盐隆祠建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由清末云南盐商集资兴建,民国时期的盐行也设在这里。盐隆祠位于都雷府北侧,坐北朝南,由戏楼、前殿、前殿东西厢房、大殿、大殿东西厢房、耳房等建筑组成,盐隆祠建筑较好的保存了当时该地区建筑结构特征,各建筑构件雕刻精美细致,外檐彩绘部分贴金,工艺档次较高,也较完整地保留了精美的地方风格彩绘,特别是戏楼,具有较高的价值。

都雷府,建于清康熙年间,系真庆观附属建筑,祀雷神。大门内有一方亭,俗称“清风亭”,亭内上方有一雕有龙的精致藻井。亭后为雷神殿,整个建筑为土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大殿外廊有雕花石栏及一对石狮。建筑保留了清代早期的建筑法式特征,较完整地保留了精美的地方风格彩绘。

走进去一看,的确很值得进来看一看,这里的东西都让人感觉历史的沉淀感。特别在昆明这样一个地方,在高楼耸立中能够找到这样一片静地,对于信仰道教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天堂吧。道观里人很少,只能见到一些道士深着道袍正在清扫寺院。紫微殿的大厅里。很多人手捧道枢,正在虔诚地咏读,配上钟声和浓浓的香火味,好像到了不同的地方。

再往前不走不久,就到了今天的目的地--昆明市博物馆,这是一家近几年新开的博物馆。因为是平日,几乎没有游客。

昆明市博物馆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城区东部的拓东路东段,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为地志性的综合博物馆,于1997年9月29日建成开馆。所在地为地藏寺旧址,故名“地藏寺经幢”,俗称“古幢”。
馆内现有滇池地区青铜文化精品展、地藏寺经幢展和恐龙化石展、昆明飞虎队纪念馆、扇面精品展、瓷器精品展、昆明老照片展等基本陈列,3个机动展厅。不定期举办各类展览。



进入大厅,首先看到的就是这里的镇馆之宝--地藏寺古幢,一件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宋代云南大理政权时期的砂石经幢。

经幢,是刻有佛像、佛号或经咒的石柱。这里的古幢是南宋末期大理段氏地方政权时的遗物,建于公元937—1253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北宋大理国布燮(职官名)袁豆光为超度鄯阐侯高观音之子高明生所造。。古幢呈塔形,八角七层,幢高七,五米。幢基为须弥座,上蟠八龙,四角是地神蹲伏四边。由五段红砂石雕刻而成,幢体呈七层八面的宝塔形,层级间有界檐。第一层雕四大天玉立像,披甲执钱。天王之间刻梵文心经。第二层为四佛座像。四佛神态各异,衣摺筋肌毕现。上面五层浮雕着释边说法图及菩萨、罗汉等佛像,并配置刻着佛殿、楼阁、灵鸳等,整个幢层次分明地雕满佛教密宗佛、菩萨、天王、力士、鬼奴诸神像共300余尊。大像高约1米,小像不足3厘米,其造型生动优美,线条流畅,比例协调。,刀痕遭劲,备极精巧,被称为滇中艺术极品。



然后去了恐龙化石展厅。在这里陈列和展出了中国双嵴龙、巨硕云南龙、禄丰龙的3条恐龙化石,以及晋宁夕阳乡的恐龙骨骼化石,另外还介绍了一些在云南出土的化石情况以及一些关于恐龙的基本介绍。



在这里最有意思的展览,应该就是飞虎队的文物展。这里不仅详细介绍了飞虎队的历史和意义,展柜里还有很多当年飞虎队员穿的标志性皮夹克和战机模型、飞虎队使用过的水壶、枪套、军刀、飞行眼镜等珍贵的文物和资料。


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飞虎队大部分来自美国,受雇于当时的中国政府,以雇佣军的身份在中国作战,为抵抗日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7年7月初,应国民党政府邀请,陈纳德抵达中国考察空军,担任顾问。考察快结束之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纳德接受宋美龄的建议,在昆明市郊组建航校,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空军,他还积极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



1941年,陈纳德接受国民党政府的委托,前往美国招募飞行员。罗斯福政府当时已准备对轴心国开战,故给予暗中支持,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根据民国政府与美国飞行员签订的合同,每一位飞行员都能获得不菲的报酬。飞行员月薪600美元,小队长月薪650美元,中队长月薪700美元。另外击落每架日机有500美元奖金。与此相比较,1年后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行员月薪最多也只有347美元。



最初有人提出在飞机头部画上鲨鱼头,用以吓唬日本人。初战告捷后,昆明各报相继报导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被称呼为——飞虎队。后著名的迪士尼公司的华特·迪士尼亲自动手,根据“Flying Tigers”一名设计出“一只张着翅膀的老虎跃起扑向目标,老虎的尾巴高高竖起,与身体共同构成了象征胜利的V形”的图案。



1941年7月中旬,陈纳德回到中国时,已有68架飞机、110名飞行员、150名机械师和其他一些后勤人员到达中国。分为亚当和夏娃、熊猫及地狱天使三个中队。

1941年8月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任命“陈纳德上校为该大队指挥员”,以高价采购战机供其使用。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机首闻名天下,其“飞虎队”的绰号在战时需要鼓舞士气之故迅速传播。

1941年12月7日,陈纳德率第1中队和第2中队到昆明。

1941年12月20日,一批日军战机从越南入侵云南,日机10架,被飞虎队击落6架,击伤3架,飞虎队无1架损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飞虎队的存在,后来日军空袭云南的次数急减,让云南人获得了和平。

1941年12月到1942年6月的7个多月中,飞虎队以空中损失12架飞机和地面被摧毁61架的代价,取得击落约150架敌机和摧毁297架敌机的战绩。

1942年7月3日,陈纳德根据美国陆军部和蒋介石的命令,解散飞虎队。



昆明博物馆里的扇面精品展里,介绍了清代云南名家的一些扇面精品展。还有瓷器精品展。展示了明代民窑青花瓷,特别是介绍了很多云南建水窑、玉溪窑等云南本地民窑青花瓷,也有随着军屯民屯带入的景德镇民窑青花瓷。也值得一看。



这几天昆明博物馆里正好是赖少其文化馆的特展,一楼几乎都是相关展品。网上查了一下, 据说赖少其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大师,是“新徽派美术”的卓越代表和旗手,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大师,为安徽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极其重大的贡献。




虽然我对这位大师一点都不了解,但是这次展览中对西冷印社及徽派文化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倒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和不错的印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